本报北京3月26日讯(实习生龚雪辉、通讯员程莉)空气清新,地板光洁,区域分明,“常青藤”在墙上环绕,彩色指示线在地面延伸,这是笔者日前在北京同仁医院看到的装修一新的急诊室的景象。自从北京市推行医疗收费“总量控制,结构调整”改革以来,医院手头的钱比以前多了。增加的资金用于何处?北京同仁医院的回答是:改善就诊环境,倾心回报社会。
“总量控制,结构调整”是北京市继上海、天津等城市之后,于去年7月推出的在医疗收费方面的一项改革措施。北京同仁医院是北京市率先推行这一改革的三家试点单位之一。据院方介绍,改革虽然并没有带来医院经济状况的实质性改变,入不抵出、成本高于收费的问题仍然存在。但是改革后医院收入的“含金量”有了提高,医院可用资金有所增加。
在这样一种背景下,怎样用好这笔钱?同仁医院把改善就诊环境作为首选“投资方向”。据悉,仅去年该院就完成了急诊室改造工程、旧病房楼氧气管道工程、病人食堂改造工程、手术室改造工程等多项建设工程,健全了医院的消防系统,还投资近2000万元购置了麻醉机、呼吸机、中央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。在环境改善的同时,急诊重症病房等硬件建设也得到了加强,整个改造工程耗资200多万元。目睹改造前后的变化,病人连连称赞医院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优雅舒适的就诊环境。
据介绍,北京同仁医院今年还将进行门诊大厅改造、眼科诊室改造等多项建设,再购置一批医疗设备,进一步改善病人的就诊环境,更好地为病人服务。